潮新聞訊 連月來,杭州二手房市場剛性需求旺盛,均價“1字頭”小區成交走俏,持續占據二手房市場主導地位。
杭州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,8月杭州二手房成交6633套,其中均價2萬元/㎡以下的住宅成交占比達40%,幾乎撐起了8月二手市場的“半壁江山”。
低總價、低單價的性價比房源正成為當前市場的主要支撐。近期,也有不少讀者向潮新聞咨詢,杭州除了富陽、臨安外,還有哪些小區均價2萬元/㎡以下?為此,潮新聞美好生活研究院進行了梳理。
注:一、以上數據來源于中指研究院,統計為2025年1月-7月二手房成交均價;主城區核心四區為上城、拱墅、西湖、濱江;二、在不同成交時期,成交的物業類型(別墅、排屋、公寓等)、精裝與否、戶型大小、樓層與樓幢位置的不同會造成價格變動;三、有些房源為了減少稅費,會稍微壓低成交單價;而有些二手房為了增加銀行貸款,也有可能稍微做高單價,具體房源信息建議去實地看看。
主城2萬元/㎡以下小區有上百個
臨平、大江東次新房選擇多
數據表明,主城核心四區(西湖、上城、拱墅、濱江)均價2萬元/㎡以內的小區有上百個,價格低的在1.3萬元/㎡。
從區位分布來看,主城均價1字頭的小區,多集中在華豐、石橋、三墩、杭鋼、桃源、丁橋、康橋等板塊。近年來,這些區域一直承載著杭州主城區的剛性需求,尤其在新房市場,是為數不多剛需在主城區可以選擇的板塊。
從小區類型來看,主城范圍內低單價小區,房齡通常都在十年以上,且交易權屬相對復雜,多為經濟適用房或安置房等。比如華豐的北景園、丁橋的陽光逸城、三墩的都市水鄉等大型居住區,即便是市場高點時,房價也處于板塊內相對低的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主城區范圍內均價2萬元/㎡以內小區,基本看不到近年交付的次新房身影,即便是像羅蘭香谷、紅蘋果這樣純粹的商品房小區,房齡也超過十年。
相較之下,交付沒幾年、房齡小的次新房更多集中在臨平區和錢塘區。2018年起,臨平的崇賢、星橋、臨平山北,以及錢塘區大江東核心區等板塊密集開發大量住宅小區,如今這些次新小區二手房價大都在2萬元/㎡左右。
像臨平崇賢就有榮安翡翠半島、源翠府、海逸翠廷、瀾仕里、杭語宸鷺院、江南院子等超過15個小區房價“1字頭”,均價最高的不到2萬元/㎡,低有1.6萬元/㎡。
臨平山北次新小區和崇賢不相上下,上坤山語四季、錦畔云汀、汀洲印月、疊翠軒、御清城等超10個小區,房齡都不超五年,二手房成交均價在1萬+。
錢塘區均價2萬元/㎡以內的小區,主要分為兩類:一類是下沙沿江早年開發的項目,如保利東灣、保利像素等;另一類則聚集在江對岸的大江東,幾乎涵蓋了大江東絕大多數二手房,即便是大江東地段較好的江與城,今年來成交均價19601元/㎡。
前幾年賣3萬+的小區
如今不到2萬元/㎡就能買到
事實上,這些二手房均價2萬元/㎡以內的小區,有不少是前些年二手房市場的成交熱門,房價一度站在3萬元/㎡以上。而在這輪下行行情中,房價下滑也讓剛需在杭州的安家成本大大降低。
西湖區三墩板塊的都市水鄉,水月苑、水曲苑、水碧苑等組團,三年前二手房成交均價3萬-3.5萬元/㎡,今年來不到2萬元/㎡。
上城區丁橋的羅蘭香谷,在樓市火熱的那幾年,因價格相對低受到剛需家庭歡迎,市場高點時房價也到過3萬元/㎡,現在均價約1.9萬元/㎡。
余杭良渚曾經的“萬人搖”小區融信瀾天,房價從2021年的36593元/㎡,一路下滑至2023年的32140元/㎡,2024年該小區二手成交均價26110元/㎡,目前則跌破2萬元/㎡。
蕭山新塘的得力名望府,2022年及以前均價還在3萬+,2023年期逐漸跌至目前2萬元/㎡上下。
曾經房價短暫站上3萬元/㎡的臨平區崇賢板塊,如今的小區房價幾乎都在2萬元/㎡以下,高點以3.1萬元/㎡成交的旭輝府,目前均價約1.6萬元/㎡。因為價格足夠低,旭輝府近月成交量激增,杭州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,8月旭輝府成交13套,位居月度成交榜單TOP10。
還有部分次新小區,現在買比當初新房發售價還低。余杭瓶窯的溪上儷庭、老余杭的星未來、閑林板塊的時代天境、蕭山空港新城的空港瀾天等,新房開盤時限價都在2萬元/㎡出頭,如今二手均價不到2萬元/㎡。
(免責聲明:本文來源于網絡,僅做公益分享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若有版權問題請告知刪除!本文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。)
熱評話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