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家游子,心系鄉梓。“木嶼星星羅碧波,風光旖旎似畫圖。蒼茫大地人間好,仙島可如玉環乎?”這是三十年前,葉尚青在《故里行》一詩中對故鄉的想念與贊嘆。
展覽現場
12月28日,95歲的書畫家、美術教育家、詩人葉尚青,以歷年創作的95件詩書畫印作品,在玉環市文化館舉辦“情回故里——葉尚青詩書畫印展”。
展覽展出了葉尚青的詩詞、書法、繪畫和印章四個方面的作品,這些作品貫穿了他的早期、中期和晚期創作,極具代表性和藝術價值。這些作品不僅充分展現了葉尚青創作的總體面貌和藝術水平,也全面展示了他的藝術修養和才華。
“天意憐幽草,人間重鄉情”。葉尚青在開幕致辭中說,“我是吃玉環水長大的,我念念不忘家鄉的海,家鄉的山,家鄉的一草一木和風土人情。”展出作品中,有不少作品是取自家鄉玉環海島的漁民風情,也包括當地人常說的“魚、蝦、蟹”等,從這些畫中,明顯看出他在追求高古之風,有著漢畫彩陶的樸拙與圓渾。創作于1982年的指墨畫代表作《佼佼姑娘》,兩位素樸清麗的漁家姑娘正在海邊織網,其人物素凈,色彩柔和,構圖自然,展現出一派海島風情,一筆一墨,充滿了對家鄉的眷戀。旁邊一同展出寫于1979年《坎門漁民》組詩中也有一首描述漁姑,其詞曰,“漁姑佼佼技出群,治網歡聲夙夜聞。一片沙灘勤作業,穿梭唧唧五音紛。”
另外,展出作品有傳統題材梅、蘭、竹、菊,更有作者喜愛的荷花、白鷺、海鷗、海鷹等。中國畫大師潘天壽畫鷹,雄視天下。上世紀60年代初,葉尚青忝列門墻,為其研究生兼秘書,深得親炙。葉亦善畫山鷹和海雕,雄姿英發,展現出威武奮發之勢。展中十二生肖圖,一書一畫,一詩一境,讓人眼前一亮。
葉尚青是中國美協會員、中國書協會員、西泠印社社員,集詩人、書法家、畫家、篆刻家、美術教育家于一身,其著述頗豐,尤以《潘天壽論畫筆錄》《中國花鳥畫史》最為知名。中國美院稱譽其為“中國美術學院名師”,當為實至名歸。
葉老雖已年逾九旬,但他的藝術生命依然蓬勃旺盛。他不畏歲月,筆耕不輟,用無盡的創意和才華奉獻出一幅幅珍貴的藝術瑰寶。這種藝術精神,將永遠激勵著我們不斷追求藝術的真諦,去創造更多有意義的藝術作品和美好人生。
記者:陳友望
(免責聲明:本文來源于網絡,僅做公益分享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若有版權問題請告知刪除!本文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。)
熱評話題